智能集菌仪在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?
注意:
液层高度的控制方法:取下滤器顶部胶帽,向滤器内泵入冲洗液,冲洗液适宜高度时,套上胶帽
冲洗时,若出现滤膜上无液层覆盖现象,说明滤器内气压过高,取下胶帽放气,然后套上。
应保持双芯针头空气过滤内的滤膜的干燥,可确保其留意畅通。
根据样品性状,控制集菌仪适宜转速,以进液管不出现气泡为宜。若进液管出现气泡,将低转速既可避免,否则应检查针头是否被堵塞。
为便于操作,推荐选用带胶塞的500ml玻璃吸湿器。
未尽事宜请参考《药典》附录“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发”章节
完成集菌后,对培养器里的抑菌成份进行冲洗,加冲洗液前,先将滤帽取下,再加入冲洗液(加美杯体100ml),并同时振荡次性培养器,使抑菌成份充分冲洗掉。盖上滤帽,将冲洗液滤出。
根据每种样品的抑菌成份的浓度,用户按照2005版《药典》验证方法来确定冲洗量。
洗完毕后,开启已灭菌好的培养基瓶,将针头插入培养基瓶中。
摘下次性培养其顶部滤器开口的胶塞,套在次性培养器的底口上,用软管夹子依次开闭软管,开启集菌仪,将培养基注入的培养器内。(先取两个夹子夹住弹性软管定位处的两根管子,先加入改良马丁培养基;再取另外个夹子夹住另外根管子,并拔去先前的两个夹子,加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)。
子夹闭与次性培养器连接部的软管,留出5-6cm软管,剪除其余部分,并将开口端插在空气滤器的开口上。
按照药典规定的培养时间进行培养。
若需取样分离培养,可将软管消毒,用无菌注射器插入软管抽取所需量做进步检查。
体30ml左右,浸泡3分钟左右。
稀释针头和稀释液瓶过酒精灯火焰消毒,稀释针头插到稀释液瓶里,开机,将稀释液倒置,把稀释液注入样品瓶中,样品瓶中稀释液加满后,放下稀释液瓶,再倒置样品瓶,使溶解后的供试品通过培养期进行集菌,(重复操作每个样品的过滤程序)